3773考试网
 3773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高考模拟题 - 高考历史 - 正文
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

2016第二学期厦门高一质检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

来源:3773考试网 2016-7-1 17:04:32

厦门市2015-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
一、选择题(共30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60分。)
题号 1 2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
答案 A D C B C B C C A A
题号 11 12 13 14 15 16 17 18 19 20
答案 D B C A D C D B B B
题号 21 22 23 24 25 26 27 28 29 30
答案 C A B A C D C B A C
二、非选择题(共4题,第31、32题各20分,第33题6分,第34题14分,共40分。)
31.(10分)
(1)表现:城市经济功能增加;服务设施完备;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。(3分)(如答“商户多、商品种类多”酌情给分)
(2)特点: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。(2分)(如答“手工业与农业结合或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”,得2分;“男耕女织”、“赋税沉重”,得1分)
(3)新变化: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;出现资本主义萌芽。(2分)
(4)同意(1分)理由: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、海禁政策,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;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。(任答1点2分)
不同意(1分)理由: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,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;商品经济繁荣,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;(任答1点2分)
(只回答观点,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。如从西方角度说明理由,同样赋分;其他理由只要言之有理,酌情赋分。)
32.(10分)
(1)问题:粮食供求矛盾扩大。(1分)(如答“粮食需求量的增幅大于粮食产量的增幅”也可)
变革: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。(如答“三大改造”,得1分)(2分)
(2)运动:“大跃进”运动。(1分)
后果:“左”倾错误严重泛滥;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;生态环境受到影响。(任答两点,2分)
(3)趋势:中国上升,苏联下降。(2分)   
苏联: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。(2分)
33.(6分)
(1)特点:采用立法方式;国家干预经济。(2分)
(2)影响:白银外流。(1分)
措施:推行币制改革(法币政策)。(1分)
(3)影响:促进了近代工业进步;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。(2分)
34.(14分)
(1)16—18世纪,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、英国等国的商人携带大量廉价手工业品、枪支等从欧洲出发,到非洲换取奴隶,再到美洲换成蔗糖、烟草等返航,获得大量利润。这种贸易称为“三角贸易”。
(2)地位:主导地位。(1分)
原因: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;改善交通条件;率先完成工业革命;完善通信设施。(4分)
(3)贡献: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,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;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,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;倡导关贸总协定,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、制度化。(如答推动西欧、日本经济恢复发展,酌情给分)(1点2分,任答2点,共4分;仅罗列史实最多2分。)
(4)应对:抓住机遇、迎接挑战。(1分)

 
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 手机版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